香港,曾經是一座繁榮、開放、充滿活力的國際都會,卻逐漸被一個醜陋的現象所侵蝕。這個現象不僅體現在人們的行為和價值觀上,更深深滲透到官僚制度和政策中。香港的官僚體制日漸腐敗,保護主義的思維也愈演愈烈,對於進步和創新的態度讓人堪慮。這種腐敗的官僚制度和保護主義現象,已經對香港的經濟、社會和公共利益造成了重大的傷害。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揭示其中的真相,並思考如何重建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筆者會以香港的士行業如何為害全港經濟為例子,講述這些官僚行為如何握殺創科界、旅遊業,並破壞香港公共房屋。 香港的士行業在保護士牌照擁有者和司機利益的同時,卻對整個香港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政府為了保護傳統的士行業,將創新科技如Uber列為非法行業,限制了創科界的發展。這種保護主義的做法不僅損害了香港的創新環境,也限制了市民的選擇權。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有一位環球小姐兼網紅在網上發佈了一段影片,指責在香港中環的士司機濫收高額費用,而且往往無法搭乘到正常收費的士。這樣的行為不僅損害了香港的形象,也對旅遊業產生了負面影響。遊客對於交通不便的經歷會對他們的旅遊體驗產生負面印象,進而影響他們對香港的回頭率和推薦度。 另外一個例子是在香港郵輪靠岸期間,旅客下船後需要等待長時間才能搭乘交通工具。由於的士司機不願意空車入港,他們只願意載載已下船的旅客,這導致了長時間的等待。如果Uber合法化,旅客可以提前預約車輛,減少等待時間,提升交通效率。 與此同時,許多亞洲國家早在幾年前就批准了使用Grab等電召車應用程式。Grab在新加坡等地盛行,成為每位前往當地的旅客必備的手機應用程式。與其他亞洲國家相比,香港在這方面明顯落後太多,這表明香港官僚體制已經到達了一個腐敗的地步。 此外,中國內地有滴滴出行等類似的服務,但是香港卻沒有與內地接軌。這再次顯示了香港政府的官僚化和停滯不前。 更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的士司機只接受現金支付,不接受電子支付。這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想有收入的記錄,以便在申請公共房屋時聲稱收入較低,從而獲得房屋福利,同時避免納稅。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了真正有需要的人們獲得公共房屋的機會,也對香港的稅收和社會公平性造成了損害。 總而言,香港的士行業的保護主義政策和對創新科技的限制,對全港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這不僅妨礙了創科界的發展,也損害了旅遊業的形象和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地位。同時,士司機的不公平收費和抵制新科技的行為,對旅客和市民造成了不便和不公平待遇。香港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士行業的限制政策,鼓勵創新科技的應用,以促進經濟發展和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市民和遊客。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強監管,確保士司機的收費公平合理,並推動電子支付的普及,提升整體交通效率和社會公平性。只有這樣,香港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繁榮。
Category: 醜陋的香港人
近年來,香港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變得日益緊張,各種社會運動和抗議活動層出不窮。然而,香港人的要求並非只是對自己國家的期望,更是關注全球的價值觀和人權問題。然而,香港人的要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力,這同時也讓香港在國際上出醜。 首先,香港人對自由民主的追求,是國際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例如,香港在2019年爆發的反送中運動,引起了全球的關注。數以百萬計的香港市民走上街頭,表達了對香港政府的不滿和對自由民主的渴求。這場運動也讓全球看到香港人對自由和民主的堅定信念,同時也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的關注。 其次,香港人對於飲食的要求和期望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港式餐廳價錢,很多時候在茶餐廳見過有食客叫一個$50茶餐但提出不少在酒店餐廳才會有的服務,例如飲品不夠熱,蝦仁炒蛋點解得幾4-5隻蝦咁少? 一個人坐晒一張四人位,义燒太肥再比過我….等等。 除了在香港有要求,在海外都有不少要求。例如有一些移英港人要求英國政府給他們有當地英國人同等福利,不需要等6年移民監,但他們好像沒有想過自己有多少貢獻。這樣跟他們口中內地人來香港拿福利有什麼分別? 總之,香港人的要求越來越多,也變得目中無中,無奈有不少行為良好的香港人也受罪。
香港人是熱愛旅遊的民族,隨著旅遊行業的發展,香港人出外旅行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然而,一些香港人在出外旅行時,常常表現出一些醜陋的行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香港人的形象和聲譽。本文將探討香港人在出外旅行時表現出的醜陋行為,並提供相關例子作為論據。 第一個醜陋行為是在旅遊目的地的行為。一些香港人在旅行時,會對當地文化缺乏尊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例如,曾經有遊日女子拆散福袋自組心頭好,當時有在場人士發現已出言阻止:「很多日本人說不可拆,又做手勢說不可。但二人充耳不聞,繼續興高采烈拆貨…最後,很多日本人向店員投訴,店員惟有再向她們說明不可拆開。二人竟然繼續笑面迎人,扮唔識聽。」原文: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90102/bkn-20190102174548693-0102_00822_001.html 第二個醜陋行為是在飛機上的行為。一些香港人在飛機上表現出的行為也讓人感到不悅。例如,在長途飛行中,一些香港人會在機艙中大聲講話,不顧其他乘客的休息。一些香港人還會將大量手信以手提行李形式帶上機,不但塞爆多個行李架,影響其他乘客!(原文: https://travel.ulifestyle.com.hk/news/detail/20006449/%E7%B6%B2%E6%B0%91%E6%9C%89%E6%84%9F%E9%83%A8%E5%88%86%E6%B8%AF%E4%BA%BA%E9%81%8A%E6%97%A5%E9%86%9C%E6%85%8B%E7%99%BE%E5%87%BA-%E7%88%86%E8%B2%B7%E9%9C%B8%E4%BD%94%E9%84%B0%E8%BF%91%E8%A1%8C%E6%9D%8E%E6%9E%B6-%E5%AE%88%E8%A6%8F%E4%B9%98%E5%AE%A2%E9%81%AD%E6%AE%83) 在飛機起降時,一些香港人也會不遵守機艙的安全指示,不將座位放回垂直位置,這種行為會給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帶來安全隱患。 第三個醜陋行為是在拍攝時的行為。曾經有網民分享,在日本浸男女混浴時,發現有疑似來自香港的3男1女在大浴場內喧譁和影相,被批評失禮! 另外,香港人在旅行時常常會到當地食飯,但有些人在食飯時拍攝表現出的行為也令人不悅。例如最近有報導指余德丞遊日時,食魚生飯4個人叫一碗飯,又影人之前唔問人,激到店主掟碗。原文: https://www.weekendhk.com/1499400/?utm_campaign=WW_ContentCopy&utm_source=Web-inventory&utm_medium=Content-Copy_WW 第四個醜陋行為是在住宿時的行為。一些香港人在旅行時會對住宿環境不尊重,甚至是破壞住宿環境。例如,在海外住宿時,一些香港人會在房間內吸煙,這不僅違反當地法律法規,還會污染房間環境。一些香港人還會在住宿環境中吵鬧,影響其他住客的休息,這種行為缺乏禮貌。 以上是香港人在出外旅行時表現出的一些醜陋行為。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香港人的形象和聲譽,還給當地居民和其他旅客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不悅。要改變這種現象,香港人需要學會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在旅行中保持禮貌和自律。同時,旅遊業也需要加強對旅客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旅客素質和文明程度。 總之,香港人是一個熱愛旅遊的民族,但在旅行中表現出的醜陋行為不僅損害了香港人的形象和聲譽,還影響了其他旅客的體驗。香港人需要學會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在旅行中保持禮貌和自律,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旅行者。
香港人崇洋應該是公認,有外國人問路或者同你講英文,香港人就會好像鬼上身一樣,尤其是女生,在這裏不用多說,因為下面在台灣居住的香港女生都自己數臭番自己人,請拉到22″10收看。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歧視言論,其中之一是針對香港人的歧視。這種歧視情況在過去幾年中愈演愈烈,特別是在中港矛盾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媒體和社交媒體上經常出現有關香港人的歧視言論和嘲笑。屠文使者以 “怪獸家長” 為題,探討香港怪獸家長有多醜陋。 首先,讓我們討論什麼是“怪獸家長”。這是一個源自香港的詞語,用來形容那些對孩子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他們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施加壓力和威脅來確保孩子在學校中取得好成績。雖然這種行為在世界各地都有,但在香港,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社會問題。 然而,這種行為被用來歧視香港人,進一步抹黑整個香港社會。以下是幾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來自一個名叫 “英國報業標準委員會” (Independent Press Standards Organisation (IPSO)) 的組織。該組織於2019年對一家英國報紙 “每日郵報” 的一篇關於香港的報道進行了審查,指出報導中包含了針對香港人的歧視言論。報導聲稱香港父母是 “怪獸家長”,將自己的孩子壓力下壓,以取得好成績。這種言論構成了針對香港人的歧視,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香港人的負面印象。 第二個例子是有關 “怪獸家長” 的電視節目。201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了一個名為 “香港家庭的秘密” 的電視節目,探討了香港的 “怪獸家長” 現象。儘管節目旨在探討香港的家庭價值觀和文化,但它還是將 “怪獸家長” 描述為一種香港特有的現象,進一步強化了對香港人的歧視。 第三個例子更是可怕,怪獸家長更是醜到英國,有報導指,有移英家長瘋狂投訴學校,令子女最終被要求退學。天天來學校要求見校長投訴,質問為什麼學校的catering ,中午吃飯派發碟子的時候,明知道那隻碟很燙,也向學生的手中塞過去?知不知道這樣會辣親小朋友的那對手仔?為什麼現場沒有一個教師幫個小朋友將那隻熱碟子拿過來放在桌上?」 以上三個例子表明,香港人面臨的歧視和偏見不僅是來自海外,還來自他們自己的社會和國家。這種歧視和偏見對香港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還影響了他們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和聲譽。 作為一個國際社會,我們需要做更多的努力來減少歧視和偏見,並促進跨文化理解和尊重。這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從個人行為到國家政策。只有透過這些努力,我們才能實現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會。
香港的港女於世界十分出名, 不旦貪慕虛榮, 拜金成性, 最難相處莫過於只懂怪罪於人, 從來都不懂得自我反省。 下面的一位新手港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話說上面的陳太因為請的佣工未能在她臨盆前到達家中, 所以要自己親力親為去照顧新生嬰兒, 但她又因為是新生媽媽而令嘔奶及窒息, 並要送院及差點送命。而這位港女陳太卻把整件事怪罪於僱傭中介, 完全沒有承擔過任何責任。 筆者完全不能理解為何這位港女可以聲淚俱下地怪責別人, 而沒有為自已的過失負上任何責任。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是否要學習一下怎樣畏奶以及照顧小朋友? 難度她只想把小朋友生出來而從沒有打算照顧女兒? 還是她覺得花四千多元就將母親的責任 “賣” 給佣工? 如果她真的有這樣想法, 她完全不配做人父母, 但最意想不到的卻是有電視台為她報導。醜陋的香港人真的無處不在!
俗語有云: 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在一眾香港人之中相信有不少人都認同這句說話,甚至將這句話奉為金科玉津, 每日都會謹記並且付之實行。所以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之下, 不少香港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 都好自然地流露出貪心及攞著數的眼光及行為。 小貪無傷大雅, 大貪影響他人 貪心是人之本性,但是過分地貪心就是貪婪。其中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不少人在餐廳裏面拿取大量紙巾回家使用, 這是非常常見的事。這些餐紙巾的價錢很便宜, 店主亦不會介意, 我們稱之為小貪。但是有些時候很多香港人都懷著一個大貪的大志, 為自己拿取最多的著數。 小貪無傷大雅,但是當大貪會影響到他人,就絕對是罪大惡極。簡單來說即是將別人的利益轉移到自己身上,理論上跟偷東西沒有分別。為什麼我這樣說?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吧。 最近的例子莫過於有不少香港人為了得到臺灣護照,一於來一招假投資真移民, 即是將投資金額帶到台灣一年後取消公司, 取得戶籍後就取消公司取回本金。引至臺灣政府要修正其移民政策, 因而令到後來的移民申請者入門檻大增。 貪字得個貧, 還是要貪! 香港人真是很喜歡賺錢,時常想著怎樣才能以最短時間賺取最多錢, 以及最少付出而得到最大的著數。基於貪心的出發點, 有不少人就看中這種貪心的心態以騙取他們的金錢。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滙豐銀行取消派息事件引發傳媒踏爆有人提供高息借貸教學而收取10萬學費。 話說4月時 HSBC 滙控控股突然宣佈不派息, 股民群情洶湧,更有組織成立「滙豐小股東權益大聯盟」, 提出匯控「以股代息」等訴求, 結果被傳媒踢爆該聯盟負責人近年有教路投資者以所謂的「loop loop loop大法」, 即是向銀行借入相對低息的私人貸款,買入較高息的匯控股票套戥賺取利息。當自已貪心大計失敗後, 還要再貪希望以集體行動迫滙控派股份以換取利息, 行為可其劣等! 由始至終匯控從來沒有保證永久派息, 其貪心的念頭真的是無限 loop loop…
筆者近十年來發現香港人已經變質, 其中以忍讓的能力變化最大, 甚至接近零容忍, 當你在坐地鐵的時候不難看到時不時有人因為手袋或背包碰到對方而產生口角, 甚至大打出手。而在眾多香港人的醜陋行為之中, 其中最常見但很多香港人覺得很平的就是: 事事投訴! “投訴”這個詞語本身不是負面的詞語, 當這個字應用在商業社會中, 它可以令服務或產品有所改進, 從而增加某企業的競爭力! 可惜這個詞語變成了很多 醜陋的香港人 每天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投訴文化出現之源頭 大概在2002年, 香港為了改善服務質素及形象, 找了劉德華出來拍了一個宣傳短片, 其中一句就是: 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唔夠架! (沒有印象的你可以參考下面廣告) 就是劉天王這一句, 就令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演繹。以後大家無論去5星級酒店有什麼看不過眼就投訴; 去茶餐廳服務員態度有點差的時候又要見總經理; 巴士及港鐵遲了幾分鐘又投訴; 就連家長都走去投訴老師; 而最慘的就可能是服務業的人, 客人要你即刻給他想要的, 就不能多等一陣子, 否則又投訴, 結果大部分文職人員都要朝9晚9, 有時還要週未上班。 投訴成了香港人獨有的文化 香港人一向都舉一反三, 而投訴行為自然也能舉一反三, 並且將它發揮至極致。日子有功, 每個香港人都將整個服務業界的人都推向勞役式服務,所以劉德華先生這則廣告真是好心做壞事。 但是我亦相信他自己也估不到,這種投訴文化會演變成現今香港的亂投訴文化, 無論有理無理都大事投訴一番,希望將道理搬到自己的一方, 成為大部份醜陋的香港人指定動作。…